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刚进机关的时候,因为一时没有安排工作,便拿统计年鉴当小说来读。1980及前后年份的浙江统计年鉴是小32开,白封皮,内部印刷,只有200来页。那些枯燥乏味数字的后面,其实都有着鲜活生动的故事。

  当时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嘉兴人均耕地1.11亩,温州人均耕地0.53亩,出现2倍多的差距。区域人口通常是区域土地产出的函数,长期的历史演进会导致人口和土地产出的均衡,所以除非在相隔不太长时间内有一些不寻常故事发生,否则在一个均质化区域中,是不会出现如此大的人均耕地差距的。

  2001年,因为写《挑战沼泽》这本书,又去寻找嘉兴和温州人均耕地差距的原因。因为当时我已经提出,人均耕地较多,是嘉兴地区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原因;人均耕地较少,是温州地区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原因。

  所以人均耕地差距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浙江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应该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考虑到人均耕地差距应该是某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导致的,因而历史进程也有“蝴蝶效应”,重大历史事件会影响百年后的现实状况。

  答案终于在我研读一份关于浙江历史人口变迁资料时出现,太平天国战争是分析这一问题的钥匙。太平军四次入浙,两次攻陷杭州,尤其1861年以后,浙江和江苏一起成为太平军的重要基地,浙江大地上发生了一次次惨烈的战争。2006年出版的《浙江通史》记载,太平天国前的清咸丰九年(1859),浙江人口3040万人,战争后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浙江人口只有1084万人,减少了64.3%。

  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杭嘉湖地区是主战场,人口丧失较多;温州地区远离主战场,人口仍有所增长,这就是浙江人均耕地差距的主要原因。当时我利用改革开放后编撰的一些县志,分析太平天国战争前后的人口变化。嘉善人口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减少65.3%,海宁人口减少65.7%,桐乡人口减少55.46%。湖州是重灾区,安吉人口仅为战前的5.3%,孝丰仅为战前的2.5%。温州人口根据曹树基等学者研究,太平天国战争后的人口,比战前增加2.6%。

  2003年在安吉县高禹镇,与一些乡镇干部聊及太平天国战争导致人口减少时,大家顿时七嘴八舌就说开了。这里当时是太平军进出浙江的通道,几乎“十室九空”。战后清政府动员大批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地人口向这里迁移,当时叫“客田”,一些村庄至今仍会说安徽、河南话等,安吉县良朋镇现建有移民博物馆。所以杭嘉湖一带较少有繁衍百年以上的家族,也极少有太平天国战争以前的历史建筑。

  文献记载战争直接导致死亡是“十仅一二”,绝大多数死于饥锇、疾病等。1861年12月太平军第二次围攻杭州时,城内有六十万人,两月下来已饿死十余万人,城破时四分之三人口死亡。高禹镇一位干部告诉我,他们的先辈当年从河南来安吉的时候,推门入室,发现家具完好,尸体残骸仍在床上,大概是饿死的主人。床上蚊帐看起来完好如初,只是一碰即成粉沫状。

  中国史学界长期高度评价太平天国,未能客观展现太平天国战争对于经济社会的重大负面影响,尤其对于寻常百姓的巨大伤害。其实关于太平天国战争导致浙江人口大幅减少的史实,几乎隐藏在任何一份关于浙江历史人口变迁的资料中。只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一位历史学家能通俗地告诉我们,以至于像我这样一个欲探究人均耕地差距原因的人,只能长期在“黑暗中摸索”。

  “洒向人间都是怨”是毛泽东词作《清平乐·蒋桂战争》中的一句。元曲当中也有一句与毛泽东的异曲同工之作,这就是元人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国历史上的大型农民战争,在对经济社会的破坏方面,并不与其它类型战争有太大区别。中国发展最终还是得仰仗民主和科学这两位“先生”。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