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转型升级形势与推进行政治理和财政分配关系
卓勇良
下面我谈谈浙江的情况。这几年浙江正在发生一些转折性变化,这里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最大的一个坏消息就是,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从全国的第一方阵,下降到全国的“押尾”位置。2009年,我们的工业增长速度是全国倒数第三,GDP增长速度是全国倒数第五。

但是好消息也有。在增长格局方面,已经出现以服务业为主要动力的状况,去年服务业的增长贡献大概是56%。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只有5.7%,支撑了GDP的8.9%的增长速度。

城市化也在加快推进。浙江的农村主要是环杭州湾一带的农村,已经整体的具有都市化的特征,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发展等都和城里没有太大区别。最近嘉兴地区开始实施“1+X”模式,那个“1”是中心镇,把下面几十个自然村整合成七八个行政村,用现在的“1+X”形式来替代以前分散的格局。不过嘉兴地区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太平天国战争使这个地方丧失了70%以上的人口,农民是最近一百年才迁到这个地方来,所以他这个根还没有生牢。

下面我具体说几个事情。第一,浙江这几年出现了相对性低增长。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3.1%,在全国排第二,广东排第一,但是我们的人口比广东少,所以人均GDP我们排第一,我们现在指标都在全国倒数第几的位置。

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产业结构不适应,我们是以纺织品、轻工业产品为主体的,这几年全国重化工业增长很快,而浙江在这些方面比较薄弱。二是我们已经连续五年投资低增长,从2004年开始,浙江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的制造业这几年大概少投了两三千亿,相当于我们现在制造业固定资产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就使得省内制造业缺少足够的增长动力。三是浙江的企业开始跨省经营,大规模地出省,我们对上市公司做了一个分析,上市公司在省外的投资大概占上市公司本身所有者权益17%,而且每年增长速度非常快,大概以2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

现在有两个浙江,一个是在省内,一个是在省外。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指标,主要是省内的这个浙江,不是太好看。省外的这个浙江,媒体说是总投资大概有七千多万元,安徽说来他们那边投资的一半是浙江人。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浙江的微观基础还是非常坚实。像我们2009年规模以上的工业增长速度是全国倒数第三,但2009年1到11月份利润增长速度是全国正的排下来第八位,浙江的企业产值数据确实不太好,但财务指标还是不错的。

另外,老百姓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还比较快,财政收入也不错,所以听说我们省里领导很奇怪,经济好象不太行,但是收入好象还可以。这是最近以来的一些变化。下面我讲今年1、2月份的形势,因为我们正在做这个分析。

我们现在初步判断,浙江经济正在出现一个全面回升,相对性低增长已经走到了谷底。我们先看一下同比,出口、工业都是30%的速度。现在关键是环比,我们把1、2月份的数值和3月份进行比较,把这个数字和2000年以来1、2月份数字和上年12月份的环比数字相比较,在这十个年头里也是不错的。

从环比的角度来说,浙江工业确实可以说是走出了低谷。这几年浙江的出口增长比全国快,去年我们出口的下降比全国大概低2个百分点,在危机当中,我们的出口在全国的比重是上升的。今年1、2月份又比全国高,所以我们现在已经超过了上海。六年前的时候,我们觉得可以超过上海了,但老是超不过,但是今年超过了。投资也出现了回升,我观测了制造业的投资,浙江制造业1、2月份增长速度是18.9%,这是近几年比较不错的数字。

就转型升级来说,应该是比较可喜的。经济增长格局已经转变到以服务业为主。在服务业里面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一个是金融,这些年金融增长非常快,2009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7%,浙江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占全国的9.2%,而上海只占7.0%。当然这可能跟国家银根松有关系,但主要还是浙江的金融跟着企业走,出现了向省外贷款趋势。

外贸业也非常不错。在宁波大概有1万多家外贸企业,宁波的年轻人大概每五个本地年轻人有一个从事外贸,往后宁波这样的地方,也许会成为解放前上海那种国际商埠。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物流,在全国建立外贸出口产品基地。

还有我们的旅游业呈现井喷,旅游业人次增长16%,收入的增长速度大概是20%多一点。各地都普遍反映旅游业特别火爆。最近我们自己也在做一个研究,我们提出来一个发展浙江的避暑度假产业。浙江人夏天没地方去,我们在浙西南那些山区,特别是一些高山台地、峡谷,生态条件非常不错,景色很好,夏天可以吸引大批人去避暑,可以建设发展若干个浙江的庐山。

再有,收入分配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劳动报酬开始出现上升的势头, 2009年,浙江城乡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分别高出GDP的0.8和0.6个百分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第一次同时双双高于GDP增长。我们现在“民工荒”问题非常突出,这个问题实际上2008年已经出现了,2009年金融危机把这个问题掩盖掉了,现在又出来了。刚才说到劳动报酬的问题,我觉得是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发生变化以后必然会调整的一个事情。

最后说一下改革,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胶着时期,重大的改革基本上推不出来。像我们去年开座谈会的时候,我讲省管县其实是可以推的,但是看起来比较难。不过这并不妨碍技术型、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一些具体的微观经济关系的调整,还有具体制度的建立,浙江应该做得不错。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浙江省在推一个“7+1”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整套改革方案基本做好,正准备向省政府报批。还有我们正在考虑推出二十个小城市的试点,让20个镇具有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

我们最近研究了如何优化中央和地方行政治理和分配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改革和优化中央和省的关系。像浙江的人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但是中央政府按照平均数来治理这个国家,按照平均数出政策、出文件、出法律,现在明显感觉到中央的有些政策、法律和浙江不太相适应。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基本农田要80%以上,浙江人均只有0.5亩田,这样可用的建设用地只有人均0.1亩,而像内蒙古就可以人均0.8亩建设用地。因为浙江的城镇周围差不多都是农保田,从理论上说,每用一亩建设用地,都得国务院来批。

我前不久刚发了一篇文章,研究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我们到县里去了解,明显感觉到它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什么原因?中央政府拿太多,我算了一下,浙江的GDP当中,大概有13%上缴中央了。市县的财政一般预算占GDP比重,比河南这些地方高一倍多。中央政府拿掉以后,地方政府就没钱来搞社会发展,逼得地方政府只有一条路,搞土地财政。老百姓说不是人均GDP已经1万美元了吗,可是他却没什么感觉,像有些教育的指标甚至落在全国第七位后面,所以老百姓说是被增长了。

还有就是改革和优化省和市县的关系。我们现在明显感觉到,像杭州、宁波、嘉兴所属的县级市,比中西部的地级市还强得多。虽然县级市与地级市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行政上却是隶属关系,还是一个在地级市下面的行政机构。县里对于一些地级市的手伸得很长,名之曰统筹发展等的做法,很有意见。而地级市也总觉得那些县级市不听他们的,存在着重复建设,缺少统筹规划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应该在十二五推开。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