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浙江制造业具有工业化中前期的结构特征
卓勇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浙江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开始流行一个概念,说是浙江经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根据浙江大学赵伟、黄先海教授等研究,这里有三个不同说法,“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工业化中期-后期过渡阶段”以及“工业化后期”。

对于这些工业化阶段的划分,因为缺少研究,只得采取拿来主义。但由于不太明白其中的内涵,通常也不太敢用。坦率地说,长期来总有一个疙瘩,觉得仅就浙江制造业的结构而言,大概距工业化中后期,应该是有距离的。

最近拿浙江的制造业结构与日本比较,加之长期来有一些产业结构研究方面的积累,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概念,这就是浙江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其基本特征,应该还停留在工业化中前期的水平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读张培刚教授,在哈佛完成的博士论文改写的著作,《农业与工业化》,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享用至今。张培刚教授说,传统农业国的工业化进程,通常是从食品或纺织工业起步的。当时我刚从新闻专业出来,觉得经济学是如此新奇,所以接受能力也特别强。

张培刚教授的观点,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关于产业结构的判断标准。这就是纺织服装食品等比重较高,就表明产业层次较低,反之则产业层次就较高。当时利用第一次工业普查材料研究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纺织业产值大致占1/4以上,所以课题报告的一个小标题是这样写的,“纺织业是浙江现代经济增长的入口处”,这一报告后来被发表在北京的一家刊物上。

这个“入口处”,浙江一走就是30年。2009年,浙江纺织服装皮毛行业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仍然高达18.9%。为了说明问题,进一步把纺织业和化纤业加起来与日本作同口径比较,浙江2009年这组行业的产值比重为16.2%,日本1955年仅为14.2%,当时日本人均GDP为1612美元(1990价格)。1957年以来,日本这组行业的产值比重持续下降,到1975年,日本人均GDP达到6608美元(1990价格),纺织业产值比重仅为4.8%。如以日本为参照,浙江制造业结构层次,大致仅相当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时的水平,这不就是工业化中前期的状况吗。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判断。库兹涅茨对57个国家经济增长与其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所做的研究表明,当一国的人均GDP从100美元(1953年美元)上升到1200美元(1953年美元),纺织服装业的产值比重,从23.1%下降到11.1%。而人均GDP为100美元(1953年美元)的这组国家,在库兹涅茨分析中,是发展水平最低的一组国家。

浙江制造业结构的这种工业化中前期特征,是全球化格局下浙江比较优势导致的一种结构特征。浙江具有很强的企业家要素,知识要素则比较缺乏,资本积累根基还不坚实,更是缺少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浙江相当一部分企业,干脆就在出口市场支撑下,把纺织服装把这口井越挖越深,形成了如学术界所说的低层次产业的强烈路径依赖。

然而在当前约束激励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情况下,这条路子显然不可能再走下去了,浙江必须尽快走出这个“入口处”。这里进一步提出以下三个观点。

一是谨慎使用工业化中后期这样的概念。因为这将误导我们对于制造业结构的正确认识,一方面有可能导致对于当地经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另一方面是有可能弱化加快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二是必须以新理念新工艺来经营传统产业。产业结构本身并无高下之分,比尔·盖茨曾说,他的微软公司甚至不一定强于可口可乐公司。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但是浙江人应该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新的理念、新的资本形态和新的工艺技术,来经营纺织服装等产品,创造新的传奇。

三是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在十二五大大加快。1990年以来,广义纺织业产值占浙江工业比重一直是下降趋势,2002年以来进一步加快下降。与此相对应,机械、石化和电气电子行业开始加速。十二五时期,预期浙江将以收缩性调整和增量调整并重格局,促使制造业结构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