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背后的故事
卓勇良
按照发达国家的那些指标,浙江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偏低。然而数据背后有着太多不同的故事。且不说国家模型与区域经济具有若干不可比性,更重要的是浙江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制造业市场是全球性的,服务业市场则是区域性的,第三产业发展显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差异。

当然,产业结构比较首先必须考虑发展阶段差异。只有发展阶段大致相同,产业结构比较才是有意义的。浙江在改革开放初期,以自给性的小农经济为主,第三产业低是必然的。因为第三产业的实质是以货币购买劳务,商品经济不发达,货币收入较少,购买劳务能力必然有限。

在大致相同的人均GDP水平下,我们就可以观察到,浙江第三产业比重其实并不比日本低太多。2009年,浙江人均GDP为6490美元,应该大致与日本1974年人均GDP相当,这一年日本人均GDP为6504美元(1990年价格)。同年,日本第三产业比重51.8%,浙江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43.0%,表面看,浙江比日本低8.8个百分点。

这里存在着统计制度差异因素。日本把电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作为第三产业统计,浙江作为工业统计。扣除由此导致的1.8个百分点,那么浙江2009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只比日本1974年低7.0个百分点。

再就是浙江出口贸易规模较大因素。日本1974年出口占GDP比重只有12.7%,2008年也只有16.0%。浙江2009年出口占GDP比重高达56.2%,假定浙江出口占GDP比重也和日本当年一样,第三产业比重应该已经超过第二产业了。

还必须看到区域经济因素。非大都市地区的经济领先区域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大致是全球性的区域经济现象。典型者如日本,爱知县2006年人均GDP居日本第2,第三产业比重63.%,比日本全国水平低12.8个百分点;静冈县人均GDP居日本第3,第三产业比重61.4%,比日本全国水平低15.3个百分点,仅列47个都道府县的倒数第3位。

这里还有人口稠密因素。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有一年去新疆,我当时正在新疆挂职。针对新疆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董辅礽说,新疆是绿洲经济,运输成本高是第三产业比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浙江人口稠密,较小半径范围内有较多顾客,因此与人口稀疏地区相比,等额服务业增加值能为更多顾客服务,降低了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

由于长期具有第三产业滞后情结,浙江规划编制往往倾向于提出一个较高的第三产业目标。全省“九五”规划纲要提出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比第二产业高出2个百分点,实际年均增长11.0%,比第二产业低1.4个百分点。“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1%,实际只达到40%。“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可能也不一定达到。

正是第二产业较快发展压低了第三产业份额,正是经济地理因素导致一个较小的第三产业足以服务于一个较大的经济,而这些都不应该看作是浙江第三产业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上升,都是比较快的。关于这一点,笔者10余年前就发文说过,我委李建中研究员也曾提出过鲜明观点,这里再以与日本的比较进行补充。

日本1955至1985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9.7个百分点;浙江1978至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了24.3个百分点。同为30年,浙江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比日本快4.6个百分点。不过欧美日那种第三产业比重,在浙江以制造业为主、欧美日以服务业为主的全球产业分工难以改变情况下,浙江相当一个时期内是难以达到的。

当前编制十二五规划,应该实事求是地确定第三产业目标。十二五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将是一个重要趋势。然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可能还得取决于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如果第二产业增长更快,第三产业比重就难以较快上升,甚至出现下降。一个典型的反证是,日本第三产业比重近10余年上升了10余个百分点,主要是其国内工业向外转移所致,并非第三产业加速。

浙江多数区域以制造业见长,且还将进一步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同时建筑业也会较快增长,因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不太可能较低。由此可以预期,至少在十二五头几年,浙江第三产业比重不一定会有较快上升。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