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改革”一词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70次,为历年最多。2012年全国“两会”代表们对改革呼声的热烈程度是史无前例的,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都提到改革“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李克强副总理也多次指出“改革进入攻坚期”。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30多年前,敢为人先的浙江人率先冲破僵化体制的束缚,成为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行者,造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今天,浙江的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面临一系列难题,除了要继续发扬浙商敢为人先的思变精神外,难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靠改革。我们当前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当前除了切实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举措外,还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是处理好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关系。行政主导下的竞争不公平是当前我省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政府制定了许多“非禁即入”的行业发展意见,但国企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部分国企领导有较高的官员身份,硬性地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目前的产业政策通常以规模为导向,如地方打造亿元企业的目标往往挤占了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节能降耗和淘汰过剩产能也主要针对小微企业。未来应着眼于构建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一方面,建立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入同一竞争领域标准化、统一化的法律体系,公布各个领域对民营资本开放的时间表,让民营企业有所准备、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防止行政部门以各种借口干涉民营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不再为任何企业和单位加挂“重点保护”牌子,让所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自由拼搏、公平竞争。

    二是处理好社会横向流动加快和纵向流动不畅的关系。浙江是流动人口大省,但近年来农民工“短工化”趋势引关注,穿梭在各个城市、频繁跳槽、做散活、打短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点,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受户籍制度等因素制约,这些农民工难以形成良性的向上流动机制,因家庭出身不同带来的代际分化日益已成为转型期的突出问题。下阶段要继续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打破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二是完善农民工利益维护机制,实行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制度;三是增强教育的公平性,使社会成员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四是切实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用“服务”手段取代“维稳”手段,适时及时疏导社会不满情绪。

    三是处理好法治社会建设和“人缘社会”解构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时至今日,与法治格格不入的旧思想依旧存在。长期来,中国是一个讲究各种“关系至上”的国家,亲缘、乡缘、学缘、同僚之缘等各种关系冲击着我们在法治建设上的辛勤努力。而且以权代法也极为普遍,部分地方政府常常将不为公众知晓的“内部文件”乃至“领导指示”奉为最高准则,而企业难免在最后沦为“替罪羊”或“牺牲品”。当前,应在积极解构这种传统“人缘社会”和“权力至上”方面作出努力。一是深化法治理念,法大于关系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任何个人和团体都不能逾越法律关系行事;二是建立符合公认的基本正义的法律体系,确保立法有公众的广泛参与以及法律颁布为公众所周知,杜绝“听证会”式的走过场以及法律规章的“保密”行为;三是深化依法行政,政府机关和公职人员应当成为依法行事的楷模。

    四是处理好“下面等上面的政策”与“上面等下面的实践”的关系。当前改革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胶着,基层希望有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现成的改革政策,从而可以执行实施。然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长期难以出台,在这一情况下不要说大的改革进展,就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改革的推进难度也较大。针对这些状况,有人希望基层解放思想,先行实践,先行改革。然而先不说在重重束缚之下基层通常难以进行改革,且一旦基层先干了起来,也可能很快招致各种反对。早几年一些地方合并政府机构,但很快就发现此路不通,出现了因缺少相应机构而难以从上面争取到项目资金等问题,最后不得不退回去。当前还是应当坚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从原本自下而上的改革向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改革转变;应当宽容改革,继续像当年改革开放初期一样,允许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大胆试、大胆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之改革虽解不了明日之渴,但必解后天之旱。改革曾是改革开放初期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时至今日,改革难度增加,改革动力弱化,且由于改革的边际收益递减原因,一些改革不一定能立竿见影。然而我们仍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加大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力度,积极破除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积极破除与生产关系变革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坚持以结构性和技术性改革为抓手,高度激发微观活力,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加快形成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