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瘦了浙江,肥了苏北

卓勇良 

  2004年以来,浙江投资增长速度大致只有全国平均的一半左右。这当然有多种原因,但资本外流是一个直接的主要原因。到了江苏宿迁市就会知道,浙江这钱正在巨额地奔往苏北。

  到宿迁的头天下午,宿迁市委缪瑞林书记讲到这几年快速发展时,抬头笑着对我说,感谢浙江,没有来自浙江的投资就没有宿迁的快速发展。我接口说,浙江在流血哪!这是瘦了浙江,肥了宿迁。当地的同志们顿时笑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说,我们是在帮你们减肥。

  据说浙商对整个苏北的投资超过6000亿元,在宿迁投资应在800亿元以上。2010年的一份资料显示,在宿迁工作和生活的浙商总数已超5万人,投资的企业达2000多家,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超百家。宿迁,这个1996年才建立的地级市,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位居江苏首位;当年城区仅数平方公里,如今已超过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50万。

  依靠500副手套资本起家的义乌人刘卫高,演绎了浙商在宿迁投资的传奇故事。2003年6月,刘卫高第一次来到宿迁,三年投资60多亿元,创办了一个大型企业和一个商贸城。2007年,刘卫高追随仇和去云南投资,投资30亿元开发位于昆明的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现在又杀回宿迁,计划投资180亿元,建设运河文化城。2007年,刘卫高被当选为宿迁市工商联主席,开了国内由外地人当选这一职务的先河。

  能如此吸引浙商,宿迁自有他的“必杀技”。2002年7月,宗庆后一行到宿迁和徐州实地考察投资事宜。飞机降落在徐州观音机场时,宿迁的市委书记、市长已久候多时。随后的考察中,宿迁人向宗庆后奉上了他们精心考证后,关于宗庆后父亲在宿迁工作生活的一段历史资料,而宗本人则是1945年10月出生在当时宿迁县城的东大街。尽管当年“娃哈哈”集团在徐州投资建设生产线,但在三年后,“娃哈哈”打破了不在500公里半径重复建厂惯例,在离徐州分厂120公里的宿迁建厂,宿迁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成为娃哈哈集团除杭州总部之外最大的生产基地。

  宿迁创造了“围墙外”、“帮办”等一整套为浙商服务的“理论”和做法。前任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说,“浙商在宿迁投资,只要管好自己围墙内的事,其他都由我们负责”,而张书记以及现任缪书记也就俨然成为浙商公认的“帮办”明星。从2005年起,宿迁每次获得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奖牌。

  浙商大举向外投资,早已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前些天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浙商研究基地,当大家说起“浙商回归”时,张旭昆教授说,浙商回归其实很简单,条件就是浙江土地供给充足,价格低于苏北。而这显然难以做到。或许经过我们的努力,真的会有一些浙商回到浙江,但这在当前大致只能是一个美好愿望。

  浙商大举对外投资,究其实质是浙商正在实施自身的转型发展。浙江发展长期来是一种“三本经济”,即本地人利用本地资源在本地创业发展。然而有一天,企业家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劳动密集型和低层次产业,在省内已山穷水尽,然而市场需求却仍较大,于是只得向外寻找发展空间。

  正是大企业们这种空间拓展形式的转型,导致浙江工业在全国地位的持续下降。2005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达到历史最高的10.3%,至2010年,下降到了7.5%,降低了2.8个百分点,以此而言,浙江的省内经济竞争力正在遭受重挫。

  然而这一趋势,我们只能顺应而难以阻挡。一个重大对策,就是大力建设中国最大和最强的投资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总部基地。浙商尽可以积极地走出去,但请把根留下;浙钱尽可以向外流出,但请以省内为枢纽。浙江应加快形成总部基地+外地制造业腹地的格局,促进省内经济与省外经济互为相长,从而借助浙商个体的转型,加快浙江的整体转型,尽早迎来省内经济增长在全国的再次领先。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