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西洋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乐曲之一。这部乐曲见证着乌克兰山水对于俄罗斯最伟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滋养。

1、乌克兰民乐成了俄罗斯运动员的“国歌”

2022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一项议程,是为俄罗斯奥委会运动员颁发金牌。俄罗斯国歌国旗是被禁止出现的,替代俄罗斯国歌奏响的,是被称为俄罗斯运动员“国歌”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国内媒体报道,闭幕式有5亿人观看,创下了同时听“柴1”人数最多的纪录。

2021年初,俄罗斯奥委会曾向国际体育仲裁法院申请,在东京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但被驳回。随后俄罗斯奥委会申请使用老柴《第一钢琴协奏曲》,理由是“柴1”已是“世界音乐遗产的一部分”。这一说法得到认同,于是“柴1”又出现在冬奥会上。

乌克兰民间音乐直接成为“柴1”引子部分的旋律。由此而言,我们貌似在听俄罗斯运动员的“国歌”,实际是在听乌克兰民间音乐。世上事,或都会有我们想像不到的一面。

乌克兰,是的,引子部分旋律来自乌克兰民间乐曲。柴可夫斯基在写给他的赞助人,梅克夫人的信中说,这部分旋律是他在乡下市集里听见几个盲乞丐唱的。

2、乌克兰滋养了柴可夫斯基

“柴1”开始写于1874年底,知道这一点我有点惊愕。

老柴1876年才开始接受梅克夫人赞助。此前他虽不至于像曹雪芹那样,“举家食粥酒常赊”,但却有6年住在老师家里,身上若干衣服是老师送的。而且长达10年教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课,没什么空闲。

如此困顿而有如此辉煌作品,正是我惊愕的原因。“诗思在灞桥风雪驴子背上”,最伟大文学艺术作品大都诞生于艰难困苦之中。被圈养的所谓“家”们,哪写得出传世作品。

“柴1”有多受人欢迎呢?网上有一个统计,截至2020年,这部乐曲有多达638种可供选择的CD。网上权威帖子说,这部乐曲“是柴可夫斯基最流行的作品之一,也是所有钢琴协奏曲中最著名的”。

柴可夫斯基最早学法学。但他实在太喜爱音乐,进了彼得堡一家新开的音乐学校,并在一年后辞掉司法院的公职。

“自己没有收入而决定从事音乐,对于那个年代的年青人,真是勇敢的选择呵!”梅克夫人的后人如此感叹。

“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社会,无论才华如何,音乐职业被认为处于社会阶梯的最低阶层,其中个人享有的权利并不比农民多”。

——柴可夫斯基、梅克夫人著《我的音乐生活》,C.波纹、B.冯.梅克编,P2,三联书店2003

选择音乐,就是选择困顿,这份困顿伴随着柴可夫斯基一生。

乌克兰基辅附近的卡明卡,有着柴可夫斯基的一个“家”。柴可夫斯基妹妹的庄园在这里,他们兄妹关系很好。在柴可夫斯基尚未接受梅克夫人赞助前,这里是“柴可夫斯基知道的所谓‘家’”。即使以后生活改善,他仍时常住在这里。

卡明卡是老柴躲避和治疗痛苦的伊甸园。1877年11月14日,柴可夫斯基刚刚遭受了失败的婚姻的折磨。他那天给梅克夫人的信中写道,“我在9月间所受的痛苦是多么恐怖”,“我唯一想去的地方是卡明卡,……”。

这基辅附近的卡明卡,柴可夫斯基给梅克夫人的信中,两次提到这里的民间艺人对他的启迪。

音乐史上的这段重要史实,在柴可夫斯基1879年5月21日给梅克夫人的信中,有详细叙述。

“我刚从寺院里做完弥撒回来。教堂内外都挤满了人,我听见那个‘七弦琴盲歌人’的歌唱。那个人一边唱一边弹,用一个他自称为七弦琴的乐器做伴奏,其实那琴却和古代的那种七弦琴无关。在乌克兰,盲人唱歌,唱来唱去都用同样的伴奏的。我曾把这调子用作我的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主题”。

——柴可夫斯基、梅克夫人著《我的音乐生活》,C.波纹、B.冯.梅克编,P220,三联书店2003。

柴可夫斯基不仅直接使用了乌克兰民乐,也在“柴1”中用了他们“唱来唱去”的表现手法。“柴1”的引子,四支圆号重复三次,齐奏乌克兰民间用四个音符组成的旋律。

柴可夫斯基接受梅克夫人赞助一年后的1877年。他 5月15日在莫斯科给梅克夫人的信说,“我打算住在我妹妹家里”,即基辅附近的卡明卡。

梅克夫人担心老柴会在乌克兰碰到战争。当时俄罗斯与土耳其正发生着以黑海和乌克兰南部为焦点的战争。8天后即5月27日,她给柴可夫斯基的信写道:

“……我怕打仗。请您小心”。

3、“柴1”的辉煌

恕我无知。此前只知“天鹅湖”、“如歌的行板”、“悲怆”等。如同不知魏晋一样,不知有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即“柴1”的另一个曲名。

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几部钢琴协奏曲,于是想听别的名家的。或许贝多芬旋律已先入为主,第一次在回家路上听“柴1”,毫无感觉。

当下听音乐已很简单,不必焚香沐浴,但静心调神也是必须的。第二次在家里听“柴1”,第一个音符跳出来时,立马有震撼感。这是我听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时,也有过的一种被震撼的感觉,但力度更强,音场更宽,激扬更深。

用优美来形容这部乐曲的引子,是非常不妥的。应该用雄壮、宽广、深厚等字眼来形容。四支圆号高声齐奏激昂的引子后,交响乐队火力全开,钢琴随之以最高力度弹奏,弦乐再次全体渐起。

引子叩击心灵,呼唤良知、正义与激情。继之的钢琴与交响乐队,刻画和赞叹乌克兰辽阔大地的阳光美景与静谧平和。流传颇广的一则评论说,这是《欢乐颂》的又一版本。

柴可夫斯基,俄罗斯最伟大音乐家,无保留地讴歌乌克兰。以乌克兰的黑土地和“很远的河”,即第聂伯河的昵称,来锻铸他的辉煌巨作。

以我这样的音乐门外汉来评论这部伟大作品,有点不自量力。但也不妨以菜鸟的“好听准则”,来说上几句。

——“柴1”几乎自始至终是阳光般的明亮。这部乐曲充满着人生奋斗的激昂,与他的“悲怆”及“如歌的行板”等形成鲜明对比。

“第六交响曲”是老柴最后作品,公演后他仍不满意公式化的曲名。音乐会后第二天,他拿着总谱呆坐着,忽然他的弟弟嚷道“悲怆”。柴可夫斯基欢呼,“对了,这就是”。

“悲怆”一如其名。低沉、悲凉,诉说着俄罗斯大地19世纪后期的黑暗与柴可夫斯基的痛楚一生。

——“柴1”旋律是唯一的。老柴的天鹅湖、1812、悲怆等曲子,似乎有着共同的影子。然而以我听过的为数不多的柴可夫斯基而言,“柴1”旋律既未出现在老柴其它曲子里,“柴1”亦无其它曲子的影子。而这点,即使贝多芬亦并未能完全做到。

我前几年甚至不太喜欢老柴。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他的曲子几乎有着相同的风格和旋律。当然,这都是因为我尚未听“柴1”所致。

——“柴1”另一大特点是好听。这或是柴可夫斯基的共同特点,具体而言,就是主题明确、层次清晰,结构起伏,体验较赞,“柴1”当系典型代表。我们不懂音乐的人,听的是一个“热闹”。阳春白雪,装逼可以,听着太累。

至于热闹,“柴1”成为我8岁外孙女近来的晨间音乐。当钢琴在交响乐队背景下以最大力度演奏时,我们家这小小的可爱人儿,边吃饭,边手舞足蹈起来。

老柴音乐因“直白”而广受欢迎。或许正因这一点,这部曲子上个世纪在西方音乐界,评价似乎并非最高。但21世纪有些变化,一位西方著名乐评人说, “柴可夫斯基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吸引了俄罗斯以外的观众”。

有乐评人甚至说,柴可夫斯基在包括美英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追随者仅次于贝多芬。我曾多次企图听完别的名家的全曲,但多数难以坚持到最后。

4、老柴与梅克夫人

网上一些文字把柴可夫斯基赞助人梅克夫人说成是富商,这显然并不全面。梅克夫人在柴可夫斯基36岁时,以每年6000卢布开始赞助他,两倍于柴可夫斯基当时的年收入,长达13年。当时,梅克夫人45岁。

关于梅克夫人自己,她在信中这样告诉柴可夫斯基:

“我的一生,大部分是很穷的,穷得厉害。我的丈夫是政府雇用的一个工程师,年薪只有1500卢布,前途真是黯淡得很。因为做了公务员,一个人就得忘掉他自己是一个理性的存在,忘掉他自己有着意志力和可能的本能”。

——柴可夫斯基、梅克夫人著《我的音乐生活》,C.波纹、B.冯.梅克编,P6,三联书店2003。

梅克夫人力劝丈夫“下海”。丈夫后来在梅克夫人帮助下,进行工程的事业,建筑了两条铁路,他的两个儿子进一步延长它们。丈夫死后,留下一大笔遗产。

1860年,俄罗斯只铺设了100英里铁轨。20年后,铁路长度超过 1.5万英里。维基百科说,这种爆炸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卡尔·冯·梅克,即梅克夫人的丈夫。

柴可夫斯基曾多次直截了当地向梅克夫人要钱。

“我决定请求您帮助我。您是世界唯一的一个,我向她要钱而不感到害羞。……我负债的数目是很大的,约莫3000卢布”。

跟别的朋友,老柴也直截了当要钱,但金额没这么大。“我希望得到下面开的报酬,……总计915卢布,或者就以900卢布算吧,因为一次向您要那么多钱,就付我800卢布好了。”

——柴可夫斯基、梅克夫人著《我的音乐生活》,C.波纹、B.冯.梅克编,P39,P172,三联书店2003。

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之间有1200多封信。他们在信中,都说“爱”上了对方,而且是刻骨铭心的那种爱,然而二人只遇见过两次。

一次是路上相遇。柴可夫斯基散步,梅克夫人坐在马车里,互相匆匆一瞥。第二天柴可夫斯基去信作深刻检讨,因为老柴违反了两人互不见面的约定。另一次是在剧院,用望远镜远远相望。

什么是柏拉图式“精神恋爱”?老柴与梅克夫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就是典型的“精神恋爱”吧。

1890年10月,梅克夫人给柴可夫斯基的赞助戛然而止,理由是她破产了。梅克夫人财务状况其实比她说的更差,但一般认为另有原因。

最后一封信中,梅克夫人要求柴可夫斯基不要忘记她。

后世称梅克夫人是有影响力的艺术赞助人。梅克夫人因老柴而留名世界音乐史。梅克夫人赞助过老柴的老师,以及德彪西等。在那个10年中,德彪西曾被猛批其“无标题音乐”。

对德彪西进行大批判时,我不到20岁。当时我对西洋音乐一无所知,但以我当时的直觉,这好像是一出闹剧。

现在我知道了,批德彪西的那帮人,内心阴暗,与世界为敌。他们来到世上的目的,就是与美好事物作无休止斗争。

1893年11月6日,柴可夫斯基在“悲怆”公演9天后去世;68天后的1894年1月13日,梅克夫人去世。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