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1经济的一个诡谲之处是,出口大幅增长,仍挡不住GDP在较低增速下持续回落。11月份除工业增加值外,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回落。

1、GDP增速持续42个季度回落。2011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2%后持续回落。今年第三季度仅4.9%,是2011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2021年一季度以来,GDP同比增速逐季较大回落,是在上年基数并不高,以及工业加库存情况下发生的。

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110个月回落。这不包括每年1月份的统计空窗期,不过其中今年2月至7月系恢复性反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今年8月同比增速降至最低的2.5%,9、10月份有所回升,但11月份又回落至3.9%。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两个月攀升,所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上升仅1%多,或可说是处于历史最低。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116个月回落。这不包括每年1月份的统计空窗期。今年8月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较低增速下,累计同比增速逐月回落,今年11月回落至5.2%。如按两年平均计算,11月份仅比2019年同期增长3.9%,系2011年以来最低。

水分一直是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一个难点。我七八年前在乡镇调研,当地书记坦陈,六成水分总是有的。挤投资“水分”是统计部门努力在做的一项工作,因难以了解实际情况,只能根据数字就事论事。从公布的数字看,2016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名义负增长1.7%。

4、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持续30个季度回落。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四季度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1和2012年,全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分别为10.3%和10.6%,2013年为8.1%,2014年一季度回升至同比增长8.6%,此后,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再未高于这一数字。2021年三个季度人均收入的累计实际增长,两年平均分别为4.5%至5.5%,比2014年一季度回落近1/2,亦比2019年的5.8%回落。

5、出口大幅增长而未能改变上述指标的回落趋势。今年1至11月出口同比增长21.8%,出口总额近20万亿元,已比2020全年的出口额高6.4%。这几年因内需增长回落,因此尽管全国出口自2019年9月至次年9月,持续12个月负增长,但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仍然出现回升。尤其是2021年,中国经济在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同时,实际是出口导向进一步强化,出口相当于GDP的比重,今年第3季度18.9%,比2019年同期上升1.0个点。

出口大幅增长而未能带动相应指标上升,应系典型的传导阻滞。规上工业财务已大幅改善,但并未形成对于消费和投资的带动,同时对于工业自身的带动也微乎其微。全国规上工业主要情况如下:

——财务大幅改善。今年1至10月累计利润同比增长42.7%,利润总额70.4万亿元,比此前历史同期最高的2018年1-10月高30.4%。

——用工人数又现减少。全国规上工业用工人数2014至2020年,从9977万人减至7318万人,今年2月出现增长,但今年8月又回落至零增长,今年10月同比减少0.2%。

——投资增长未见好转。全国制造业投资在2019年1-11月份同比增长2.5%的较低水平上,今年1至11月份的两年平均增长为4.7%,仍系较低水平。

——增速历史低位。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今年9月回落至历史最低,11月份虽有回升,但同比增长仅3.8%,仍是历史低位。

对此的一个解释是,中国经济存在大量内生的效率耗损,可称之为内生阻尼。经济发展快时,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放慢则“水落石出”,大量活力耗损于这类阻尼之中,形成经济发展“非自主的缓慢刹车”效应。

阻尼是一种物理现象,多半是指物体摇荡或振动时受到内外力量阻滞而使能量耗散的一种现象。对于中国经济影响较大的内生阻尼,或可作以下三方面分析。

1、宏观税负过高及其效率耗损。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保基金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四项合计35.7万亿元,占GDP的35.1%。这比OECD国家2019年宏观税负同口径数据的33.9%,高1.2个点,而我国人均GDP仅OECD国家的约1/4,较低发展水平而有较高税负。

而且,因规模经济效应,在同样的公共治理水平下,大国的宏观税负可以稍低一些,然而却观察不到我国在这方面的优势。2019年,美国包括社保的宏观税负24.4%,我国比其高10.7个点。如不包括社保,我国2020年宏观税负27.7%,比OECD国家2019年高2.1个点,比美国高9.0个点,比日本高8.2个点。

政府收入中包括2020年8.2万亿元的土地出让收入,有人会说这不应包含在内。但难以否认的是,高地价导致高房价,事实上导致个人和团体的较高负担。

这既提高企业与地方的负担,亦降低国民收入使用效率。东南沿海地区企业税负,以及地方财政上缴,长期相对较高,土地财政不得已而为之。

再如全国2020年财政转移支付83218亿元,占GDP的8.2%。这大致可理解为是老赵拿老孙的钱给老李花,效率较低,中西部一些小县的GDP甚至大大低于转移支付收入。

2、民营经济重大方针预期不稳的效率耗损。当前即使在科技创新领域,民营企业也正在替代国企,逐渐成为科技进步的主力军。然而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似乎一直存在着若干逻辑矛盾,一些人抓住这一点不断非议诋毁民营经济,严重影响民营经济发展。最近又有人大挖陈年旧帐,企图制造混乱。

2005年以来,不得不周期性地重申民营经济政策不变,且周期缩短。2005年2月发布“非公经济36条”,2010年发布“非公经济新36条”,2016年3月中央领导在“两会”上重申非公经济三个“没有变”,2018年11月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2020年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这在微观经济领域造成困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预期转弱”,与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缺少稳定预期有较大关系。民营企业家较难长期专心致志,一如既往地发展企业;一些企业做不大,而一些企业做大后动作变形。今年1-11月累计,民间投资占全国投资56.9%,比2015年最高时的64.2%,降低7.3个点。

3、重大项目效率较低及国企效率耗损。比较典型的如国铁集团,高负债低利润,截止2021年一季度负债57595亿元。2020年营业收入1.07万亿元,亏损555亿元。没有疫情的2019年,总收入8168亿元,利润25.2亿元。又如总投资约1200亿元的港珠澳大桥,双向三车道,目前据报道日通行量约4000余车次,沪杭高速日通行量3万辆以上,国庆节近10万辆。

全面铺开高铁,相当于全面铺开低效。兰新高铁全长1775公里,2014年开通。目前,兰州西至乌鲁木齐仅5对动车组,哈密至乌鲁木齐区间动车组7对,前几年有人说连电费也不够,而沪杭高铁目前开行124对。武广高铁2010年首年营收50亿元,当年仍然亏损。

高铁很美好,但当距财务平衡点比较遥远时,就将成为沉重负担。尤其是当经济放慢时,各类巨额亏损甚至有可能拖累整个国民经济。世上有很多美好事物,但我们多半只能远远欣赏。

国企效率低于民企。进入2020全球500强的133家中国企业,其中国有企业89家,2019年营收利润率5.0%,另44家民营企业为6.2%,国企比民企低1.2个点。

进入2020全球500强有13家中国科技企业,其中5家民营企业,营收占这13家科技企业的44.0%,利润占68.0%。

此外,还存在着民企经营失误、居民不合理经济行为等导致的效率及财富耗损。

这些耗损,“吃”掉了消费投资的增长空间,“吃”掉了企业家的发展冲动,“吃”掉了凝聚着人民辛劳的大量财富,弱化了经济活力。2011年,外需断崖式回落,这些深层次问题难以再“一俊遮百丑”,加深了经济自2011年以来的持续下行趋势。2021年,或许是继2011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分水岭。财政货币政策较难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当前关键是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