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外公写于2018811日星期六 宝宝纪元第1238

宝宝来这人世间已41个月了。她早就能自主说“谢谢”,后来学会说“请”。前天因为发脾气,阿婆阿公做了思想工作,阿公第一次听到宝宝跟阿婆说“对不起”。

宝宝回家,最近一段时间总是不愿叫“阿公”。或许是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太喜欢开口叫人的天性使然。这些天在阿婆教导督促下,回家后能说“阿公好!”,而且连着叫了好几声,阿公心花怒放。

昨天下午宝宝浇花。她拿着玩具小水壶,来到书桌前跟阿公说,“请阿公帮我灌水”。

这个“请”字和“帮”字,宝宝说得圆润清晰,美妙动听,是对我们的奖赏。我们日常的礼貌投入,在宝宝身上有了产出。

小孩子来到这世界上原本是一张白纸。他们的能力、悟性,或许能与生俱来,但知识、礼貌和道德,却多半需要灌输。尤其是我们南方人日常会话,因为不像日语那样有敬语,也不像北方人那样习惯带着“您”字,一些特定的礼貌用语的单词,是需要大人教了后,才会知道使用的。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说,“除了感觉,理智中并无一物”。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接受了胡塞尔关于直接实在论的学说,也认为,被恰当地称为“心灵”的东西,也就是意识,内部空无所有。至于“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几近陈词滥调。这些关于大人意识的学说,用在小孩身上,应该就更恰当了。

当然,小孩子可能也会有一段无意识很讲礼貌的时期。宝宝接近两岁时的一小段时间,在小区路上遇到人,几乎都会主动叫一声“阿姨、叔叔,阿公、阿婆”。尤其是进出小区大门,看到保安叔叔,宝宝几乎每次都很礼貌地叫一声“叔叔!”。

现在回想,我们那时并没有太多要求和灌输。这或许是小孩子的天性,抑或是见到人之后的条件反射,总之是尚不能说是一种主动的礼貌习惯。宝宝稍大后,有了自主意识,知道害羞,见到人就不太愿意主动叫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灌输就应该增加强度了。

孩子们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礼貌和道德规范的。宝宝去年开始上托班,每次登上公交车,总会有人让座,因为这是在杭州。

可是在阿公看来,这并不等于宝宝在公交车上,别人就必须得让座。阿公有一次故意抱着宝宝不往位置边上靠,这样别人没看到,就不会让了。其实这也并没不安全,因为阿公完全能拉着栏杆抱牢宝宝的;阿公也有预案,一旦急刹车,可以靠在身后的挡板上。

宝宝那次很高兴。她使劲用小手去拉吊环,因为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宝宝是一个能给自己创造快乐的小孩子,拿到手上都是玩具,来到何处都可玩耍。因为够不着那吊环,宝宝要阿公抱得高一点,然后她就用双手抓着吊环玩。

下车后,阿公趁机跟宝宝说,我们没有座位也很开心的吧。宝宝当时不到3岁,她的小脑袋瓜儿简单得像一张白纸似的,应该还不知道大人世界的那么多道理。不过这不要紧,关键是创造礼貌和道德规范的环境,这样时间长了她就能无意识地这么做了,这就是所谓的耳濡目染。

最近一次阿公带宝宝坐地铁,她已经知道不能抢座,安安静静跟着阿公,站在车厢里。不过大人们只要看到这小小人儿,都会让座的。所以到最后,这小小人儿还是坐在了两个大大人儿的中间。

身边的大人是孩子的第一教师。昨晚散步等绿灯,路上空无一车,是一条几步能跨过去的支路。

就在阿公心里嘲笑自己迂腐等红灯时,看到边上有一位九、十岁的淘气男孩,跳跃着跟他妈妈说,“我穿马路了啊!”。那美丽的年青妈妈看着孩子,眼光里充溢着柔软的爱,只是笑着什么也没说,仍管自和男孩等在人行道上。

我顿时有些感动。年青妈妈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塑造孩子的未来。类似于言传身教之类的话,早就被用得很滥,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昨晚的这个路口,等在红灯前就我跟那母子俩,其他一众行人没有一个停下来的。

中国社会就某种程度讲,具有典型的知行分离特点。那些充满道德哲理和礼貌的一些谚语短句,但凡上过几年学的人,大都能滚瓜烂熟地说上几句,但拆烂污的人仍不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东西方均极尊崇的格言,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阿公希望宝宝从简单的礼貌开始,未来有较好的道德修养。阿公知道,这也需要阿公自己身体力行,如果阿公也做不到,就不应该要求宝宝。而且如果一定要这么做,也意味着宝宝将来会吃一些眼前亏。

 

如何对待眼前亏,这是一个问题。特别是眼前亏较大,前景又很难预期,还真的是不太好说。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