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科学布局对省外投资

卓勇良

  对省外投资是事关浙江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我们自2008年底以来,利用沪深上市公司年报展开统计分析,较细地观察到了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情况,同时据此深入分析有关浙江对省外投资的整体状况,得到若干重要结论。

  2006-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年末累计额年均增长40%,不过多数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规模仍较小,总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按当前投资规模,如果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内投资增长2个百分点,对省外投资增长3个百分点,估算上市公司已有1/10资产在省外。早期对省外投资服务业占比较高,目前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已占较大比重;区域分布以沿海为主,对中西部投资增长加快。

  发达经济体经验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4750美元以上,对外直接投资和制造业产业向外转移趋势将快速增强,以寻求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因此,对于人均GDP进入6000美元以上发展阶段的浙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生产经营基地,亦即资本输出和制造业跨区域转移已经不可避免。

  一个方面是向低梯度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投资。主要动机是追求低成本优势,以及市场及资源优势。如雅戈尔集团的骨干企业,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投资于我国棉花产地新疆进行棉纺品的加工制造,为公司主导产品的生产提供质高价廉的原料。

  另一个方面是向高梯度的发达地区投资。主要动机是追求人才优势、软环境优势及对外开放度优势。如位于新昌县的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增强产品的研发能力,在人才济济的上海设立了子公司——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从“产地销”向“销地产”转变,即由在浙江当地生产向全国销售,转变为在销售区域布局生产销售,也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对省外投资的动机。日本企业20多年前大举向中国投资,据当时日本媒体问卷调查,“销地产”是一个重要因素。“销地产”能大幅降低物流和销售成本,同时也能降低直接生产成本,中国经济进入低利时代以后,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浙江,推进“销地产”是一个必然趋势。

  当前多数企业对省外投资仍具有审慎保守特征。在我们所观察的122家具有对省外投资行为的上市公司中,33.9%的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额占其自身流动资产比重不足5%,只有11.9%的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额占其流动资产的比例超过30%。年度新增对省外投资额占企业新增所有者权益比重大致稳定在15%左右,如2009年为15.4%。这一投资行为特征表明,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的总体态度是积极参与,审慎投入。同时,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具有明显的本土依赖型特征。具体表现是当宏观经济状况较好时,对省外投资大幅增长;宏观经济不佳时,对省外投资则大幅下跌。

  根据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对省外投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省外的投资总额。计算结果是省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省外投资,截止2009年末的累计总额大约为2500亿元。这一数据占2009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6.3%,如果按一元钱投资形成2元多总资产计算,则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省外部分资产占省内部分的比重,或大致为12%左右。进一步考虑到规模以下企业对省外投资较少因素,且以工业企业状况推算全省,则显然可以认为,浙江企业在省外的资产,或已占省内资产的1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仅计算省内企业对省外投资,则我们至少已经有了1.1个浙江经济。

  进一步确切地说,当前已形成1.3个浙江经济。小数点前的1是省内浙江经济,这是浙江经济的主体。小数点后的3,一是指省内企业投资形成的“省外浙江经济”,与省内经济具有紧密的财务和产权关系,是省内经济的延伸;二是指“省外浙江人经济”,与省内经济的财务和产权关系较弱,将来完全有可能与浙江脱离关系;三是是“海外浙江”。

  从长期看,对于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发展阶段、要素资源陷入“捉襟见肘”窘迫中的浙江来说,对省外投资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一是优化企业空间布局,克服环境资源的瓶颈制约;二是优化省内产业结构,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加快省内服务业发展;三是加快提升人均收入,增加高素质就业岗位。

  对省外投资大幅增长的一个不利后果,就是省内经济增长的相对减速。2005-2009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6.2%,浙江仅为12.5%,不到全国的一半。同期,全国GDP年均增速11.4%,浙江为11.8%,浙江GDP年均增速从改革开放30年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降低到仅稍高于全国平均,不能不认为是经济增长的相对下降;浙江城乡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9%和10.7%,比全国平均低2.2和1.5个百分点。

  然而浙江经济仍然高度活跃,且活跃程度有所增强。这一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省内现金流量增长高于全国。2005-2009年,浙江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比全国平均快1.8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增速比全国平均快3.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经济效益则全国最好。

  省内经济相对减速,而经济活跃程度甚至有所提高,典型反映了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就是更多地由早先在省内发展为主,转变为在省外拓展;由以“玩产品”为主,向“玩投资”转变;由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拓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省内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加快兴起,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市功能和制造业较快提升,居民素质加快提高。

  总体而言,对省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增长过快,将对省内经济具有相当负面影响。增长过慢,也不一定有利于省内经济发展,但也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尊重企业投资取向。

总体思路是,着力拓展浙江发展空间,优化企业要素配置,加快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土地资源等供给和改善投资环境,大力促进企业增加省内投资,加快省内经济转型升级;强化投资引导,稳步推进对省外投资,优化提升以省内为主体、以省外为拓展、融合互补、积极互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省内仍是浙江经济主战场,省外则是浙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战场。具体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希望他们深深扎根于省内,另一方面也希望企业从实际出发优化布局生产经营基地。无论是企业对省内投资还是对省外投资,各级政府均应科学引导,积极支持,着力推进。

  政府服务应有统筹省内省外的宽阔视野。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省内外经济,原则上应一视同仁,均给予高效服务。政府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以及政策措施,均应加强对于省外浙江经济的关注。鉴于开拓省外发展的艰难,因此就一定意义说,对省外浙江经济更应设立“小灶”,同等条件优先提供服务。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