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打造医疗健康集聚区
卓勇良
人们舍近求远去市中心大医院看个小病,或许有医疗高消费嫌疑,但毕竟是出于对自己身体负责的目的。这是因为人的身体是个灰色系统,头痛脑热很可能有巨大凶险,不经一位好大夫确诊,总让人忐忑不安,然而好大夫多半是在大医院里。

可以用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如某恶性疾病的年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这样在一个500万人口的区域里,平均每年这一疾病的患者只有50人,这就满足不了一位高水平专科大夫的诊治需求,同时也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因此,中小城市相应治疗能力较难提高,大城市治疗水平较高,这就形成了医疗服务的集聚现象。

当前在杭州市区解放路和凤起路之间8平方公里左右区域内,已形成了一个医疗集聚区。这个集聚区的初始布局是围绕原浙医大展开的,而在近二十多年来,则完全是大医院发展的正向“马太效应”导致的,即高水准医院发展较快,中低水准医院发展相对较慢,从而导致医疗资源加快向这一区域集中。

这一区域具有全省最高的治疗水平。目前共有10家医院,占全省医院数的1.5%;其中8家为三甲医院,占全省三甲医院的约六分之一,年诊疗量合计高达1500多万人次,倘若数据口径可比,则占全省2009年医院诊疗人次的比重,高达10%多。

医疗资源集聚是一个普遍现象。上海市徐家汇东侧,在一个约1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聚了占上海40%的三甲医院,50%以上的院士及著名的科研机构和大学,集聚了一些最负盛名的医院,如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华东医院等。美国波士顿的长木医疗区是全球著名的医疗集聚区,高度密集分布着医院、医学院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其中有哈佛医学院等。

医院高度集聚是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形式。医疗资源高度集聚的实质是智力集聚促进智力激荡,加快智力增强。这就形成了一个弥足珍贵的科技集群,有利于提高治疗水平和治疗效率,以及降低治疗费用。因为在高度集聚状况下,形成了医疗信息与医疗技术之间的强烈正反馈,加快提升医疗水平。与此同时,名医及其团队、昂贵治疗设备以及贵重药物储存,由于交往快捷的有利条件,得以成为区域内所有医院的共同资源,这就有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有利于大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提高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分工精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也成为医疗集聚区发展的一个动力因素。没有高度细分的专科,就较难提高医疗技术和效率。而高度细分的专科,也催生了各专科密切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综合会诊的强烈要求。十分明显,医疗集聚区有利于实现专业分细和强化合作的双重目标。

珍惜目前医疗资源高度集聚的生态环境。医疗资源均衡分散布局的好处是方便病人就近诊治,同时随着城市扩张,确也需要布局若干新的综合性大医院,但这种扩张不应以影响现有医院集聚区发展为代价。

发展医疗集聚区有利于推进杭州主城区发展。健康医学产业是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当经济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后,医疗保健对于GDP增长的弹性为1.5,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5个百分点。世界银行的经验数据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上时,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高达9%以上。

建设医疗集聚区也有利于优化中心城区布局。杭州中心城区北侧已形成了武林商圈,南侧正在形成以钱江新城为主的CBD,处于两者之间的传统市中心,则在发展商业的同时,集聚发展医疗服务业,从而形成产业均衡布局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当前要充分认识发展医疗集聚区的重大战略意义,抓紧开展规划研究,优化布局,强化交通住宿等配套建设,抓紧向全省人民奉献一个具有一流技术、一流效率、综合诊治费用相对较低的强大医疗平台。

话题:



0

推荐

卓勇良

卓勇良

423篇文章 252天前更新

生于上海,长于宁波,居于杭州。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前所长,2010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E-mail:zhuoyl@vip.163.com

文章